乡村旅游定位: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生态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护绿色产业环境

四季康养品牌中国唯一授权运营投资商:策划运营投资
欢乐上河商业街镇、酒肆街、百师医谷、东街草市

特色案例推荐

四季康养乡村振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四季康养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定位: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生态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护绿色产业环境
2020-06-01

乡村旅游定位: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生态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护绿色产业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针。“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转变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而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巩固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发展观,在农业及农村发展中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安全,关注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深层次变革;同时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从根本上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突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一、乡村发展中出现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一)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在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资源和要素条件更加趋紧,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大约有80%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耕地为35%20%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该地区耕地面积为65%,特别是黄、淮、海、辽河四个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43%,而水资源仅有9.8%2016年,北方干旱地区农业年均缺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造成200亿公斤粮食损失。我国农业生产一方面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农业用水不合理及浪费的情况大量存在。目前全国400多处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到60%;大约三分之二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只有30%多的灌溉面积采取了节水措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已建成的灌溉耕地上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灌不进、排不出等问题。

耕地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近几年,我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2016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6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资源掠夺式的耕作模式,导致耕地土壤用养失衡、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农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灌溉、农药残留、废弃农膜对耕地质量影响严重,目前全国大约有1/6的耕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此同时,乱砍森林、草原过牧、盲目开垦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截至2016年,全国由于水土流失、盐碱化等质量退化的耕地面积已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人力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迅速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要素大量流失成为乡村走向衰败的明显特征。笔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目前留守农村的主体人群,而严重的主体老龄化已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农村人口数峰值达到85947万人;2015年,农村“常驻”人口数为60346万人;期间,农村人口净减少25601万人。中国农村自然村数由2010年的2729820个减少到2015年的2644620个,平均每年约有1.7万个自然村消失,200人以下的自然村数从2010年的1311448个减少到2015年的1212396,平均每年减少约2万个,所占比例从48.04%下降到45.84%。除了个别因城镇扩大“城中村改造”工程造成自然村数减少外,许多离城镇较远的自然村都是由于人口大量外流而“自然”消失。短时期内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失,将直接导致土地管理经营粗放化,甚至良田撂荒,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粮食安全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空心化”“老龄化”所带来的除了单纯的生产问题,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农村内部社会结构失衡矛盾的加剧,社区邻里互助传统削弱、传统乡村文明衰减,农村社会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社会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二)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与城市的环境问题相比,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的环境状况更加令人担忧,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点源和面源共存,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生态系统功能衰退。

首先,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无序扩张,造成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大面积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水土渗透,工业“三废”日益向农村蔓延。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此外,重金属污染还导致农产品有毒成分超标,威胁人体健康。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大面积农田受重金属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公布的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地区中,中国占有10个。目前我国一年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量高达3000万吨,导致酸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全年排放污水达400亿吨,直接污水灌溉面积达533.3万公顷左右,因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和污泥运用不当而污染的面积超过90万公顷。

其次,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源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状况堪忧。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面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年排放量已达1320万吨、270.5万吨和28.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57.2%67.4%。农业面源污染不仅造成农业资源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产生农业内源性面源污染的原因来自于养殖及种植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1)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滞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大量粪污由传统农家肥直接转变成了污染物,给农村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分别为1268.26万吨,102.48万吨,16.04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1.9%21.7%37.9%,占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的96%38%56%

2)化肥施用量快速增加。由于种植生产需要,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加,目前化肥年施用量达到57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化肥使用强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约为35%左右,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种植业源总氮流失占农业源总氮流失量的59.1%,成为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3)农药不科学合理使用。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频发、重发国家,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虫灾害的主要手段,年化学农药使用量达100万吨以上(商品量),亩均使用量500克以上,而有效利用率仅35%左右。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病治虫,加之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农药废弃包装物随意丢弃等,导致农药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不断富集,成为面源污染主要成因之一。

4)蔬菜残体和农作物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近年来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但由于缺乏有效利用途径,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5)农膜残膜回收比例低。由于现行农膜生产标准偏低、回收手段落后、鼓励回收的体制机制缺失等原因,农膜残膜回收困难,残留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新疆、甘肃等北方旱作农业地区,部分地方农膜土壤残留率高达40%

(三)农村地区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现有的农村地区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严重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难以对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外部性问题进行有效制约,而用于弥补政府失灵的市场机制也尚未建立,不能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效激励。突出问题表现在:

1)资源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水、土地、森林等资源由不同部门交叉管理,造成管理重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各级农业部门虽然设置了农业环保监测点,但缺少有效的动态评估和评价方法,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也不能及时应用于农业农村的生态建设中。

2)对农村地区绿色发展激励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功能定位不明确,区域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不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水生生物资源等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实践中运用很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通过经济手段治理农业环境污染政策的缺位。

3)农业绿色标准体系不完善。国家尚未制定一套完整的,包括绿色农产品标准、环境要素标准、农业模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加工质量标准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的农业相关标准接近200个,但是针对绿色农业的不足,可操作性差,很难适应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目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红灯全面拉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农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乡村要振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因此,如何让绿色农耕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如何让青山绿水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自然资源,如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

(一)“乡村振兴”战略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观的一场重要革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更加美丽宜居。这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

具体来看,绿色发展就是要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佳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不同于过去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绿色发展要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筹兼顾,其在发展模式和业态上也要求有所创新。例如现在提出的把平面农业变成立体农业,把单一环节的农业变成循环农业,做到生产时间多序列,经营空间多层次,通过物质循环让能源尽可能长地被延伸利用,实现良好的循环利用发展。在发展层面上,绿色发展要求的是全链条、多层次、整体性的农业发展。以最近提出的打造田园综合体为例,需要优化乡村的种养结构、居住布局,扩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打造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同时对农产品的概念也有了更多延伸,除了食用的粮食、蔬菜、畜禽蛋等,还有一些如休闲农业、康养农业、旅游农业都将是绿色发展之后的另一种农产品表现形式。而朝着绿色发展方向不断深入和扩展的农业农村产业领域,可以带给农户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要突破目前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的绿色化程度。推动绿色的生产方式,就是在农业农村生态系统运作过程中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污染控制、废弃物循环、产品优质、生态协调的一系列相互配套、兼容的产业技术体系。在过去常规农业生产中,我们往往是“直线思维”,农业生产就是投入各种生产资料,然后得到各种农产品。这种“直线思维”很少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重新利用、污染物减排、能源消耗和环境安全等问题。以可持续的发展观看,农业生产应该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体系中进行,为此,“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更好地认识农业的整体性,倡导生态系统运作模式,重新设计、布局和整合农业生产体系,推行能够协调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生产方式。

首先,构建一个生产过程中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耦合模式,通过副产物的循环、废弃物的再利用,达到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例如,将种植业中秸秆作为覆盖物、饲料、肥料、食用菌培养基以及工业原料等物质的,运行以作物秸秆再加工利用为主的秸秆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充分农牧结合途径消纳和循环利用畜牧业废弃物中养分、有机物和生物质能的,运行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的农牧结合循环模式。将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副产品,通过建立循环利用模式,最大限度上进行资源利用的,运行以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循环利用为主的农加结合循环模式。

其次,充分尊重自然界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利用。在绿色生态系统中构建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包括生物群落的组织、食物链关系的构建、特色生物物种和生物基因的利用。而通过利用这种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目前,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生物之间利用模式有两种,一是立体农田模式,即在农田中不止种植一种作物,而是种植不同作物或除作物以外还有动物,由此形成立体的生产层次。例如,以水稻为核心的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稻田间作水生蔬菜、稻田间作水生花卉及不同水稻品种间作等水田立体模式。在果园种植多年生果树,可以发展成为果树、牧草、畜禽、沼气为基础的生态果园模式。另一种是食物链利用模式,例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作为常用方法的有害生物防治方式,以及利用动植物残体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再利用方式。

最后,利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构建绿色技术体系。绿色产业模式的运行需要多种单项技术的支撑,对于单项技术的选取更注重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食品安全、顺应自然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关系的技术。例如,对农业资源与环境有直接影响的资源替代技术、资源节约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修复技术;与绿色生产相匹配的景观营造技术、循环体系构建技术、生物多样性利用技术;贯串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保障技术。在技术的应用方式上,绿色发展农业技术更注重技术的作用和效果,通过技术的创新促进多项技术的科学组装、互为融合。以田园综合体工程为例,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绿色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农田水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藏技术等融为一体,按照绿色发展要求进行技术性的改革和创新,使其互为使用、有机契合,支撑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护绿色产业环境

农业是与自然结合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业的本色是绿色,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具体而言有三点:一是资源利用绿色化。针对我国目前耕地退化、水资源紧缺、生态功能递减等资源瓶颈,集约高效地利用水、土地、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大力推动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绿色化改造,倡导循环型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村。二是环境修复绿色化。面对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生产资料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等问题,要加强对化肥、农药施用管理;开展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具体针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状况开展专项综合防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等废弃物的绿色回收及再利用制度,实施农村村容整治和清洁河道行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生态保育绿色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是要保护好绿水青山,首先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包括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限、生态功能的基线。靠山养山、靠水养水,保护好农村的生物多样性与野生动植物资源,让乡村呈现出一幅河道清澈、溪水明净,田园碧绿、村庄整洁,产业兴旺、农民乐业的赏心悦目景象。

(四)“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绿色政策体系

首先,完善农村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社会经济评价中单纯对GDP的崇拜,真正把环境损害、资源消耗及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考核体系中。把“绿色GDP”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干部的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及生态因素,真正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

其次,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及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完善体现农业资源环境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有偿使用制度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强化制度约束作用。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放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的服务和供给,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最后,强化依法治理机制。农村生态环境要扭转,必须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为法律意志。以耕地、草地、渔业水域、外来物种、产地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开展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报告,全面及时反映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对于农业生产过程坚持源头控制,加强产地环境管理,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建立政府部门与公众、企业有效沟通的协调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绿色发展的舆论氛围。

三、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重点

我国乡村面临的既有原始矛盾的积累,又有新的挑战不断涌现,要走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找准主要目标、注重选择,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率先突破,实现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

(一)强化空间优化,坚持策划规划先行

目前很多农村发展之所以土地管理散乱无序、资源利用毫无章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缺乏一个良好的有前瞻性的规划,或者规划缺乏基本的约束力有很大关系。在农村旧有的固态居住形式逐步发生改变,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已成为常态的大背景下,乡村的绿色振兴就是要调整空间布局方式,以一定区域内产业发展和人口变动的趋势为依据,遵循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样性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从科学的角度规划乡村地域空间布局,合理区分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空间。通过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确立适合的产业发展路线来规范乡村发展空间秩序,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强化规划在乡村发展中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让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农业生产布局、村庄空间优化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引领性的关键作用。

(二)着力推进绿色产业,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以绿色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在生产中。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增值链,激发市场的力量,让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品牌战略实施,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借助互联网+,打通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直销通道。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通过二、三产业实现高附加值让农业生产经营者主体参与分配,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三)优化政策体系,以制度创新作为绿色发展动力

如果不能突破目前农业农村环境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将陷入困境,或者也是不长久的。实施乡村战略要以绿色发展的政策融合为基本指向,重点在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新政策体系上实现突破,在对现有政策进行有针对性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从政策优化、政策整合、政策创新三个角度同时发力,提升政策效力、强化政策合力,消除政策空白,形成能够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有效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体系化政策方案。加紧出台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投资、税收减免等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把事后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移到事前的生产阶段,激励生产者按照绿色的理念进行生产。并利用政策、制度的创新来调动政府、社会、生产者、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并及时调整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推动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倾斜,针对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产业提出精准的绿色发展政策执行方案。

(四)聚焦瓶颈制约,构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力量。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只有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研的绿色发展技术集成创新方案。建立以促进绿色农业为重点的示范推广与跟踪评价体系,加快选育推广一批资源消耗少、抗病能力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绿色新品种,遴选推广一批耕地有机质提升、新型智能肥料、纳米农药、节水控污、生态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绿色环保、节本高效技术,提升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从黄土黑地红壤,到山林田园湖泊,一场关乎亿万农民福祉、关系农村存亡的“乡村振兴”变革已经开启。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生态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产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来源文旅吧




推荐阅读

  • 动能智库 • 戴欣明工作室

    扫描二维码下载 公众微信订阅号
    中国最具人文特色的战略思想智库

  • 【酒肆街】小酒馆 订阅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在移动中关注
    差别化味道是策划出来的,视为“发现味道”

收藏本站
   前期商务联系:
   深圳市总部办公室:0755-8242 1868  
   手机:186 8879 6913  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