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冲:观山湖灯会亮灯仪式总导演李艺冲,把贵州元素呈献给观众-亮灯仪式分“鼓舞贵州、山湖筑梦、光动未来”三个篇章
大年初四,西南国际商贸城内人头攒动,作为每年春节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新年活动,2019年贵阳市观山湖区春节灯会庙市在这里璀璨启幕。当晚,一场盛大的亮灯仪式如期上演,76组炫彩夺目的花灯被同时点亮,赢得满堂彩,亮灯仪式总导演李艺冲及其团队用这种独具创意的方式将筑城人民带进了一场长达12天的的灯会狂欢中。
别出心裁 三大篇章凸显贵州元素
亮灯仪式上,32名舞蹈演员每人手执一对牛角槌,在鼓面上以铿锵之势浓墨重彩击响2019新春第一声。8色彩绸与一面大鼓,寓意以贵阳为中心的9个地州市,连接一体组成今日贵州。在声、形、光、色互为一体的意境之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依次递进,照耀着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上的贵州发展,为贵州进步而鼓舞黔行。
亮灯仪式现场,正在击鼓的舞蹈演员
为突破以往,今年的亮灯仪式分“鼓舞贵州、山湖筑梦、光动未来”三个篇章呈现出来,舞台设计采用了贵州传统的蜡染卷草纹元素,虽然只有短短30多分钟,却将多彩贵州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蒙古族出身的青年导演李艺冲,自然懂得如何去寻找少数民族身上的特定符号。在他看来,大鼓与牛角,这两样颇具贵州元素的东西,最适合在舞台上展现贵州的民族文化内涵。
“我们一直想用‘鼓’这个元素去做一个开场,既能展现贵州多民族的特征,又具备贵州改革、创新的精神。”李艺冲说,要想凸显“鼓舞贵州”的特色,就不能用常规的鼓槌去击鼓,必须要有创新。“我们在这块创意下了很多功夫,最后决定用牛角来作为鼓槌。”
为什么会选用牛角呢?李艺冲表示,牛角是贵州的一种人文象征,因为它尖锐,可以去进攻,象征着贵州人民的锐意进取;而牛角的另一头,则可以作为钝器去镇守,能够稳如泰山。然而,寻找牛角的过程一开始也并不顺利。“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贵阳找,但人家都很疑惑,要牛角来干嘛?这导演疯了吧,在贵阳根本找不到,最后跑遍全省协调道具,终于在黔东南、黔西南找到了64只牛角。”李艺冲说,32名演员以牛角为槌,牛角就好比是贵州的山,鼓面是贵州的大地和水,而演员击鼓就是在敲打贵州的大地,向世界发出贵州的声音,这样的舞台行就完美诠释了“贵山贵水”的精神内涵。
殚精竭虑 克服筹备中的重重困难
“成功的人懂得熬,失败的人只知道逃,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逃走了很多人……”亮灯仪式圆满结束后,如释重负的李艺冲发了一条朋友圈,给予和他合作的“大风”团队高度评价。半个月以来,他和团队工作人员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为做好这次灯会,李艺冲和团队每天夜以继日,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成为常态,充足的睡眠变成了奢望,多数情况下大家只能抓住工作间隙和车途时间争分夺秒地补觉。
凌晨还在工作的李艺冲(左二)和“大风”团队
“时间非常紧张,我在1月16号才正式收到了观山湖的聘书。”虽然创意策划工作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启动,但直到灯会开幕前半个月,李艺冲才有空来到贵阳进行现场指导,此前的时间,他只能通过微信、电话与团队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李艺冲导演还参与了今年央视春晚吉林分会场的节目编导,忙完春晚的工作后,他在大年初二又马不停蹄地赶回贵阳,直接到彩排现场参与工作。大年初三,离灯会开幕只有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忙到凌晨四点才离开,万家灯火团圆时,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他们,还在为贵阳人民的灯会大联欢呕心沥血。
克服了时间上的难题,李艺冲还要面对低温冻雨的挑战。
“我还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冻雨,真的太有意思了!”说起艰辛的彩排过程,李艺冲展现了北方人的乐观和洒脱。“当时气温只有一两度,还下着雨,演员受不了,我穿着羽绒服还裹了军大衣都受不了,场地又滑,几个演员在彩排的时候都受伤了,有个男孩的手被划开,女孩也很容易摔倒。”尽管条件艰难,但李艺冲和团队只能冒着严寒开展排练,这也是灯会筹备过程中他们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天气是不可控的,之前没想到会这么冷。如果是室内舞台那还可以去精心布置,可以调节温度;但室外不一样,无论多冷都得排练,这个没有办法。”李艺冲说。
自我评价 “我给这次效果打九十分”
虽然天气因素给李艺冲的筹备工作造成麻烦,但巧合的是,亮灯仪式当天,也正是因为天气,演出效果呈现得近乎完美。
亮灯仪式现场
“烟效是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次也一样。但贵州的天气太难拿捏,正月初三那天还阳光明媚,这也是我几次来贵阳中第一次见着太阳,我心想如果初四晚上是这样的晴天就好了,我们舞台的烟效就会出来。”李艺冲说。
但事与愿违,正月初四下午,贵阳下起了雨,舞台上开始起风,烟效被风一吹就无法达到渲染效果,正当李艺冲犯愁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巧得很,到七点钟的时候,现场开始起雾了,冻雨与雾交融在一起,这反而深化了我的舞台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一点,我就说天公作美嘛!”演出当晚,随着启动嘉宾将心型启动装置点亮,连接启动装置的7条彩灯带、“数说中国”70组数字灯以及全场灯组陆续点亮,亮灯仪式的气氛也达到了最高潮。
“我给这次效果打九十分。”尽管前期准备时间并不充裕,尽管低温天气让大家吃尽苦头,但李艺冲对亮灯仪式最后的演出效果相当满意,经过半个多月不舍昼夜的努力,他和团队向广大群众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一山一水 在贵州感受浓浓年味
这次灯会,李艺冲让贵阳观众沉浸在流光溢彩的节日气氛里难以忘怀,而他也在观众的欢笑与热情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
“我也快40岁人了,第一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也就是贵州感受到年味。”由于工作关系,李艺冲常年住在酒店和剧组里,虽然经常会去参加各省的春节庙会工作,但只有回到家跟父母吃个饭,他才会觉得有了年味。
正在逛灯会的市民
李艺冲坦言,虽然每个城市都会举办灯会庙市的活动,但自己并不喜欢去逛,不过这次在贵州,他真正体验到了年味十足的中国年。亮灯仪式当天和正月初五,他自己去逛了下庙市,观众的热情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没想到老百姓会如此有热情,这么冷的天来庙会的人还这么多。看到他们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他们品尝美食的神情状态、一家老小在那去拍照合影,这些行为让我感觉到真的是过年了,真的是年味十足。”李艺冲说。
“一山一水,一逢一生”。在总结自己和贵州的缘分时,李艺冲用亮灯仪式上的一句诗词来表达了对贵州人文山水的喜爱。“虽然我到贵州的时间并不长,但慢慢接触后,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渐渐吸引了。”他表示,如果有机会,希望自己来年能够继续为观山湖灯会出谋划策,把更多的贵州元素带到舞台上呈现给观众,让灯会庙市“越来越贵州”,越来越世界。原标题:观山湖灯会亮灯仪式总导演李艺冲:把贵州元素呈献给观众 来源:贵阳网 记者 昌金鋆 石焱林 责任编辑:汪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