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欣明的“战略定位策划资本化”方法论,核心是通过文化价值挖掘、战略定位设计、资本运作整合及动态迭代实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资本,推动项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其公开资料及实践案例(如景德镇、南票区、开封文旅等),该方法论的关键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
一、第一步:文化价值挖掘——“发现味道”(核心前提)
“味道”是戴欣明方法论的核心概念,指项目/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人文底蕴及消费者情感共鸣点(区别于“千城一面”的同质化标签)。这一步骤通过“七合一战略定位法则”(人文学、社会学、消费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设计学、营销学)的交叉分析,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的“根”与“魂”。
具体操作:
人文与社会学调研:梳理历史脉络(如南票区的红山文化、景德镇的千年陶瓷文化)、民俗传统(如南川区的“南川道”古驿道文化)、地域特色(如泉州德化的“世界陶瓷之都”底蕴);
消费心理学与营销学分析:识别目标客群(游客、投资者、本地居民)的需求痛点(如游客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投资者对“文化IP价值”的关注);
艺术设计学赋能: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语言(如南票区“世界陶瓷古道”的紫砂创意园区设计、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的工业遗址改造)。
案例印证:景德镇项目中,戴欣明团队通过挖掘“千年陶瓷文化”的“真基因”(而非仅停留在手工制作层面),提出“跳出陶瓷做陶瓷文化”的定位,将文化价值从“生产端”延伸至“体验端”。
二、第二步: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设计——“味道演绎”(核心转化) 基于“味道”的挖掘,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可落地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明确“做什么”(定位)、“怎么做”(路径)及“如何盈利”(模式)。这一步骤强调“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落地”,通过“差别化味道”形成竞争优势。
具体操作:
定位升级:从“单一功能”转向“复合生态”(如南票区从“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为“文旅创意城市”,提出“世界陶瓷古道”“世界酿造古道”双定位;景德镇从“陶瓷生产地”升级为“世界陶瓷文化中心”);
商业模式设计:构建“文化+产业+资本”的闭环(如景德镇通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模式,整合文化保护、产业创新、国际交易三大功能;南票区通过“紫砂风情小镇”“酿造体验区”等文旅场景,实现“文化体验+产品销售+旅游收入”的多元盈利);
“523投资法则”应用:强调“定位策划占50%、招商20%、运营管理30%”的权重,确保战略定位的决定性作用(避免“重招商轻策划”的传统误区)。
案例印证:开封文旅产业升级项目中,戴欣明团队以“宋式生活方式”为核心,通过“《欢乐上河》主题街区”“汴河酒肆”等场景化设计,将宋代文化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目的地”,实现从“历史观光”到“体验消费”的转型。
三、第三步:资本运作与资源整合——“资本化落地”(核心支撑)
通过资本杠杆与资源整合,将战略定位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解决“钱从哪里来”“如何持续投入”的问题。这一步骤强调“软实力杠杆”(战略定位、文化IP)与“金融资本杠杆”的协同作用。
具体操作:
资本引入:通过“政策资本”(如景德镇获得的1000亿国家级扶持资金)、“社会资本”(如南票区的紫砂产业投资、德化瓷画艺术研究院的资本运作)及“金融工具”(如版权经济、集成化运营的资本化设计),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资源整合:联动政府(政策支持)、企业(产业落地)、居民(文化参与)、投资者(资本投入)等多方主体,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如南票区“紫砂风情小镇”整合了紫砂矿藏、传统工艺、旅游资源及企业投资);
资产证券化:将文化IP(如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南票区的“酿造文化”)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如版权、商标、景区收益权),实现文化价值的“变现”。
案例印证:景德镇通过“试验区模式”,吸引了300余家文化企业入驻,推动陶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3%(2017-2023年),实现了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四、第四步:动态实施与持续迭代——“味道营造”(核心保障)
通过分阶段实施、动态监测与持续优化,确保战略定位的落地效果,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策略。这一步骤强调“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动态思维,避免“一次性规划、终身不变”的僵化模式。
具体操作:
分阶段实施:按照“近期(1-3年)打基础、中期(3-5年)见成效、长期(5-10年)树品牌”的路径推进(如南票区“世界陶瓷古道”项目,近期建设紫砂创意园区,中期举办“世界陶瓷大会”,长期打造“中国北方紫砂文化中心”);
动态监测:通过“文化价值指数”“产业活力指数”“消费者满意度”等量化工具,实时跟踪实施效果(如景德镇通过“游客数量”“旅游收入”“陶瓷产业产值”等指标,评估战略定位的落地成效);
持续迭代:根据市场变化(如消费者需求升级、技术革新)调整策略(如开封文旅项目引入“元宇宙”技术,打造“虚拟宋式街区”,提升体验感;德化瓷画艺术研究院建设“直播基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案例印证:南票区“世界酿造古道”项目中,团队通过“动态迭代”机制,将传统酿造业(高桥陈醋、干豆腐)升级为“酿造体验+品牌化”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制醋、品醋”等活动,形成了“可触摸、可品尝、可记忆”的文旅体验。
总结:方法论的核心逻辑
戴欣明的“战略定位策划资本化”方法论,本质是“文化价值→战略定位→资本运作→动态实施”的闭环体系,其核心是通过“人文+”思维,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资本,推动项目/城市从“文化符号”向“经济价值”转型。这一方法论的关键在于“落地”——不仅要有“高大上”的定位,更要有“接地气”的实施路径与资本支撑,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