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动能智库族群办公室,戴欣明的书房《银湖山堂》人头攒动,十人八个角度拍摄,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香港北部都会区”,也要不同的画面视角。
《我在》采访
戴欣明接受采访,李蓬青、蔡恒儿、邓肯、戴玥、江业志等人陪同。
背景:
香港北部空间开发滞后,与此同时,香港城市经济发展又一直为住房困难、土地供应不足等问题掣肘。因此,北部都会区设计被认为是此次《报告》中的最大亮点。
《报告》指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根据《报告》规划,都会区建成后,香港和深圳“双城”将与深港互动圈、大鹏湾和深圳湾形成“双城三圈”的格局,利于深化港深合作。
《报告》还规划在都会区增加科创用地,增加先进制造业的用地面积。同时,尽量把“无地域限制、带动就业机会”的政府设施和写字楼迁往都会区。目前,都会区规划中的项目已预计可提供35万个住宅单位,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北部都会区总计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
1、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出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如何看待都会区宜居、宜业、宜游?
2、从产业的角度,如何看待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北部都会区还会对未来香港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出现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3、香港北部都会区,最深圳河一带有河套地区,曾经有专家说河套地区是深港合作的核心引擎,河套一平方公里占有特殊的优势,您怎么看?
4、现在谈这个报告对深港两地楼市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深圳进和香港的房价。
5、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在都会区增加科创用地,增加先进制造业的用地面积,预示着什么?
6、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人力资本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来源,所以不管哪个地方,只要人才往这里涌,崛起都是迟早的事情。那么香港北部都会区会给人才带来那些吸引力?
7、 深圳已经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主体,是支撑城市创新体系的一个重大的生力军;而香港是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90%,那么香港两个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概念上,会产生什么裂变,产生什么产业结构的变化?
8、您作为中国著名的财经评论家,又是多家电视台的财经评论员,我看你在城市开发有做了很多项目,听说您在全国要做252个特色文旅小镇,还是人文地产的创立者,您怎么看都会区的开发建设?
9、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会给深圳和内地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和其它一线城市,以及热点城市带来那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