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恒儿:自发性策划不能代替专业性策划
——从文旅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看爆火的文旅局局长们八仙过海
2023年,旅游业在今年抢先起步,成为经济稳步恢复的重要信号。全国各地文旅局局长“花式内卷”给文旅产业带来什么信号?文旅产业应该如何出彩? 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拓展游客的有效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流量。接下来看看各地文旅局局长们如何“花式内卷”
(一)各地的文旅局局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何“花式内卷”?
近期,黑龙江塔河文旅局局长都波零下20度白雪皑皑的森林里为家乡美景代言,十几秒的短视频拍摄了近两个小时,冻得胳膊发麻,拍摄结束后,足足喝了两大碗姜汤。此文旅推广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成为热搜榜单。早在2020年,时任新疆昭苏县副局长贺娇龙以一身红衣在雪原策马奔腾视频圈粉无数,2021以一身“笑傲江湖”侠客变装视频火爆全网的四川甘孜州文旅局长刘洪;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为宣传当地美景,以古装造型亮相,以搞怪幽默视频爆火的意外圈粉无数。有不少网友直呼局长们太拼太卷了,更有网友呼吁本地文旅局长速速出战。
(二)出圈的局长们,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据媒体报道,贺娇龙直播带货的农副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1亿元,带动当地直接就业2300多人;刘洪局长的短视频,吸引了更多人慕名前往美丽的甘孜。春节假期,全州共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24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33%和107.42%。事实证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兴盛发展,新媒体营销成为拓展游客的有效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流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有各大地方的文旅局局长们也会抓住了这个流量机遇,为当地旅游进行宣传。
(三)出圈的文旅局局长背后有三个问题要重视?
(1)公务员做自媒体公私如何分明?
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有网友指出,文旅局长们亲自拍摄出镜如此举动岂不有作秀之嫌?更有网友认为文旅局局长们拿着公款拍摄个人写真等不同的观点来表达他们的看法。笔者认为各地文旅局长能够利用新媒体的流量更好地吸引各地旅客前来消费体验,推动当地疫情之后旅游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领导干部这种方式更接地气的方式,更接近消费者,可以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亲和力,如此尝试有何不可呢?当然,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关于干部自媒体领域的账号问题及收入问题。因为类似文旅局这样的干部身份,使用单位的公共资源,他们直播带货、打赏收入、短视频带货等产生的收益如何处理?干部如果成为大V后辞职如何处理?需要厘清责权利等相应的规范,避免因此导致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2)各个领域应该如何占据自媒体平台?
随着整个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未来不仅仅是更多地方的旅游局局长会加入这个宣传大军,未来还会有例如宣传部长、气象局局长、交通局局长等很多局长都会参与进来,注册账号,宣传各自领域,因为大势所趋,你不宣传,周边临近的市区、县域、村落在旅游有竞争的,他们都在宣传,他们也会占据短视频平台,谁先重视,谁先占领制高点,并且保持持久的干货内容和场景输出,做真实的内容,真实的流量矩阵自媒体。
(3)如何从文旅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看爆火的文旅局局长们八仙过海?
目前随着旅游的复苏,很多地方迎来了游客高峰,在当前乡村游大热的背景下,但是大部分景区仍存在留不住客人,如何留住游客?如何将头“头回客”成“回头客”?如何把资源变资本、让网红旅游景点成长红打卡点?这是摆在各大地方的难题。
随着这次网红文旅局局长的爆火,也有网友发出质疑:文旅宣传不应该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吗?笔者认为各地文旅领导在努力宣传带来的流量,都属于自发性宣传,但是一个地方想要把文旅产业真正做好,确实是需要形成专业策划,自发性策划并不能代替专业性策划,自媒体只是做好文旅的一种手段,各相关部门也该加把劲承接好这些流量,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给游客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才能留住游客并维持良好口碑,让“头回客”成“回头客”,给四方来客以满意、舒适的旅游体验才是旅游宣发的长远之道。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游,要注重文化的深度挖掘,用当地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当地文化,有助于提高当地旅游形成长久的竞争力。